发布时间:2025-09-03 访问量:134
实践反复证明:面对灾难突发事件,科学管理是本,提升全民的应急素质是根。对于学校来说,安全是学校的生命,青少年是否具备应急素质事关重大。历史的经验反复告诉我们:侥幸心理是安全的天敌。生机往往只给有准备的人!下面推荐的手册是目前国内最强的校园安全评估与应急培训手册,以飨这方面的读者。
“学校安全评估及培训课程”手册
领域 | 要点 | 目标 | 内容 | 主要教授学段 | 除体育与健康外其他相关学科覆盖建议 |
一级 | 二级 | ||||
安全应急与避险 | 1应急常识与急救技能 | 掌握自我保护、求助、避险与逃生的基本技能 | (1)能够遵守交通法规,安全出行 | 小学 | 科学、道德与法治、英语 |
(2)了解地震、大风、强降雨、洪水等灾害的危害,掌握基本避灾、避险与逃生方法 | 小学 | 科学、道德与法治、英语 | |||
(3)了解火灾预防措施,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与疏散逃生方法 | 小学 | 科学、综合实践活动、英语 | |||
(4)掌握避免触电和雷击的方法 | 小学 | 科学、英语 | |||
(5)了解水域安全常识,不得在没有成人带领时私自游泳或结伴到非游泳水域玩耍 | 小学 | 科学、英语 | |||
(6)掌握被昆虫蜇伤、被常见动物咬伤或抓伤后的基本处理方法 | 小学 | 科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7)了解中暑和冻伤的症状,掌握基本的处理方法 | 小学 | 科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认识常见的危险标志,远离危险源,并能劝阻他人接近危险源 | (1)认识常见的高压、易燃、易爆、剧毒、放射、生物安全等危险标志 | 小学 | 科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
(2)远离高压、易燃、易爆、剧毒、放射、生物危害等危险源,并能劝阻他人接近危险源 | 小学 | 科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常见外伤预防及自我处理 | 预防割伤、刺伤、擦伤、挫伤的发生,掌握伤后的自我处理方法 | 小学 | 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
预防和正确处理烧烫伤 | (1)掌握预防烧烫伤的方法 | 小学 | 劳动 | ||
(2)掌握烧烫伤发生后的急救原则: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 | 小学 | 劳动 | |||
掌握急救基础知识 | (1)知道受伤出血时,应及时止血 | 小学 | 综合实践活动、劳动 | ||
(2)知道骨折后需要固定,不可强行搬动 | 小学 | 综合实践活动、劳动 | |||
(3)掌握患者搬运原则:考虑轻重和周围环境再进行处理 | 小学 | 综合实践活动、劳动 | |||
(4)初步了解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 | 小学 | 综合实践活动、劳动 | |||
遇到紧急情况,能够拨打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 | (1)遇到意外伤病时,能够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| 小学 | 科学、综合实践活动、信息科技 | ||
(2)知道发生火灾时,能够及时拨打119 | 小学 | 科学、综合实践活动、信息科技 | |||
(3)遇到违法犯罪等紧急情况时,能够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0 | 小学 | 道德与法治、综合实践活动、信息科技 | |||
遇到突发事件时,能够服从专业人员指挥 | 遇到突发事件(如自然灾害、事故灾难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)时,能够服从专业人员指挥 | 小学 | 道德与法治、科学、信息科技 | ||
掌握气象与地质自然灾害安全防护技能,积极参加紧急演练 | (1)了解大雾、灰霾、冰雹、道路结冰、台风、雷暴、洪灾、泥石流、地震等灾害的特征和危害 | 初中 | 地理、劳动 | ||
(2)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紧急演练 | 初中 | 地理、劳动 | |||
(3)掌握应对气象与地质自然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和避险逃生方法,面对灾难能够保持沉着冷静 | 初中 | 地理、劳动 | |||
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与技能 | (1)掌握地面坍塌、地窖塌陷、隧道坍塌、建筑物坍塌等事故中自我保护、避险逃生、自救与求救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| 初中 | 综合实践活动、劳动、物理 | ||
(2)掌握预防拥挤、踩踏事故、触电、火灾等的常用办法,掌握在事故灾难发生时自我保护、避险逃生、自救与求救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| 初中 | 综合实践活动、物理、化学、劳动 | |||
(3)了解预防电梯事故、煤气泄漏、化学品泄漏事故等的常用方法,掌握在事故灾害发生时自我保护、避险逃生、自救与求救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| 初中 | 综合实践活动、劳动、物理 | |||
预防急性中毒和过敏反应 | (1)了解急性中毒(煤气中毒、食物中毒、药物中毒、酒精中毒等)和过敏反应的分类、症状及预防方法 | 初中 | 综合实践活动、生物学 | ||
(2)掌握中毒和过敏反应发生时的求救技能 | 初中 | 综合实践活动、生物学 | |||
掌握溺水急救措施与技能 | (1)外出游泳前,知晓自己的健康状况,避免独自游泳,或私自到江、河、湖、水库等地游泳 | 初中 | 生物学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
(2)掌握溺水积极自救的方法,学会冷静处理游泳过程中四肢抽筋等紧急情况 | 初中 | 生物学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3)掌握溺水后现场急救的正确方法,及时拨打求助电话 | 初中 | 生物学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强化交通安全意识,掌握交通事故救助方法 | (1)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| 初中 | 道德与法治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
(2)能够合理安排出行方式,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,并寻求解决方法,不乘坐“黑校车”“黑出租”“黑客车”等非法营运车辆 | 初中 | 综合实践活动、道德与法治、物理 | |||
(3)了解不安全行走和骑车等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,并坚决杜绝 | 初中 | 综合实践活动、道德与法治、物理 | |||
(4)掌握交通事故报警与现场救助方法 | 初中 | 综合实践活动、道德与法治 | |||
学会急救基础知识,掌握相关技能 | (1)掌握骨折的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 | 初中 | 生物学 | ||
(2)学会异物堵塞气道的急救技能 | 初中 | 生物学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3)学会实施心肺复苏的技能 | 初中 | 生物学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4)了解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的作用 | 初中 | 生物学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5)掌握外出血止血和包扎的常用方法 | 初中 | 生物学 | |||
了解重污染天气户外健康防护原则 | (1)重污染天气下,减少户外活动,取消户外健身活动 | 初中 | 生物学、劳动 | ||
(2)知道重污染天气下户外出行需要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 | 初中 | 生物学、劳动 | |||
掌握现场急救的原则,知道报告途径 | (1)掌握现场急救的原则,了解救护程序和注意事项 | 高中 | 综合实践活动 | ||
(2)树立自觉主动报告急救事件的意识,知道报告的途径和方法 | 高中 | 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3)提高准确、有效传递信息的能力 | 高中 | 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掌握常见急救知识与基本技能 | (1)掌握电击伤急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| 高中 | 综合实践活动 | ||
(2)了解常见急救药品及其使用方法 | 高中 | 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3)掌握实施心肺复苏的技能 | 高中 | 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4)掌握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的技能 | 高中 | 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了解有效利用卫生服务资源的途径 | 了解常见卫生服务资源,并知道如何获取这些资源 | 高中 | 综合实践活动 | ||
了解公共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| (1)了解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| 高中 | 思想政治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
(2)能将公共安全相关法律知识运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| 高中 | 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2用药安全 | 了解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| (1)知道药物与食物不同 | 初中 | 科学 | |
(2)了解药物对病人的帮助 | 初中 | 科学 | |||
(3)了解药物的基本作用机制 | 初中 | 科学 | |||
了解安全用药基本知识 | (1)服用药物,必须在医生指导下,并获得父母或监护人同意后才能使用 | 初中 | 科学 | ||
(2)知道要在用药前阅读药物使用说明,了解药物的有效期和副作用 | 初中 | 科学 | |||
理解药品与健康的关系 | (1)了解药物对促进康复的作用 | 初中 | 生物学 | ||
(2)学会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和安全规则 | 初中 | 生物学、道德与法治 | |||
(3)了解药物的基本分类(处方药和非处方药) | 初中 | 生物学、道德与法治 | |||
预防药物误用和滥用 | (1)了解药物误用和滥用的特征与危害 | 初中 | 生物学、道德与法治 | ||
(2)能够遵循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安全使用指南,正确阅读药品标签和说明书,避免药物误用和滥用 | 初中 | 生物学、道德与法治 | |||
了解安全用药机理 | (1)知道药物影响机体的机制,了解药物误用、滥用会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| 高中 | 生物学 | ||
(2)了解药物依赖的机理 | 高中 | 生物学 | |||
(3)知道药物滥用的危害 | 高中 | 生物学 | |||
(4)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在就医时能够慎重选择医疗机构和卫生保健机构 | 高中 | 生物学 | |||
3社会安全 | 初步树立社会安全意识 | (1)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类型和危害 | 小学 | 道德与法治、信息科技 | |
(2)遵守集体活动的安全规定 | 小学 | 道德与法治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3)拒绝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| 小学 | 道德与法治、信息科技 | |||
树立安全自律意识 | (1)自觉远离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| 小学 | 道德与法治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
(2)自觉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和公共场所安全规范 | 小学 | 道德与法治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提高自我保护技能,树立防拐意识 | (1)知道保护隐私的重要性 | 小学 | 道德与法治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
(2)能够识别陌生环境,并谨慎和陌生人交谈、交往 | 小学 | 道德与法治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增强安全自律意识 | (1)能够辨识并理性拒绝进入未成年人不宜的场所 | 初中 | 道德与法治 | ||
(2)理解社会安全重要意义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| 初中 | 道德与法治 | |||
掌握应对敲诈、恐吓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| (1)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能够灵活应对,牢记“生命第一” | 初中 | 道德与法治 | ||
(2)能够记住报警关键信息,在安全场所拨打报警电话 | 初中 | 道德与法治 | |||
遵守人际交往的正确规则 | (1)理性选择与维持自己的社交范围 | 高中 | 思想政治 | ||
(2)能够抵制诱惑,践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| 高中 | 思想政治 | |||
强化社会安全意识 | (1)了解社会安全的内容及意义 | 高中 | 思想政治 | ||
(2)强化社会安全意识,掌握生活安全、生产安全、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| 高中 | 思想政治、物理 | |||
4校园安全
| 识别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,及时求助 | (1)遭遇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,要勇于表达感受,及时和家长、老师等沟通 | 小学 | 道德与法治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
(2)发现暴力伤害现象时,能够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,必要时可拨打110报警电话 | 小学 | 道德与法治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警惕校园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,提高自我保护、逃生及求助的基本技能 | (1)了解校园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种类 | 初中 | 道德与法治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
(2)掌握不同安全事故中的自我保护、逃生及求助的基本技能 | 初中 | 道德与法治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营造校园安全氛围,预防校园安全事故 | (1)掌握校园安全相关知识,增强防范意识 | 高中 | 思想政治 | ||
(2)掌握校园安全事故报警和处理的基本技能 | 高中 | 思想政治 | |||
(3)理解并遵守校园管理制度,服从并参与校园管理 | 高中 | 思想政治 | |||
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法规,维护校园安全 | 学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》等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,防范校园暴力和人身侵害,维护校园安全 | 高中 | 思想政治 | ||
5实验、实习安全及职业健康 | 了解并遵守实验安全的基本规则 | (1)了解实验室等劳动场所的基本安全守则 | 小学 | 科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
(2)树立“实验安全,人人有责”的意识,并遵守实验安全的基本规则 | 小学 | 科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初步掌握有害气体的安全应急措施 | (1)了解一氧化碳、甲醛、氮氧化合物等常见有害气体的危害 | 小学 | 科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
(2)初步掌握常见有害气体的预防措施,能够识别有害气体的泄漏,并初步掌握中毒后的安全应急措施 | 小学 | 科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3)警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,能够将所学知识、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| 小学 | 科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室的各种设施 | (1)了解实验室各种设备的基本用途、特点和使用方法 | 初中 | 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 | ||
(2)遵守实验室等实践场所的操作规程 | 初中 | 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3)知道实验室操作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| 初中 | 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了解常见实验与劳动实践中人身和财产灾害,掌握防范方法 | 了解火灾、触电、煤气中毒等对人身和财产的危害,掌握防范方法 | 初中 | 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
遵守实验场所的安全原则 | (1)了解常见的实验室爆炸起火等安全事故及原因 | 初中 | 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
(2)遵守实验室安全防护原则和安全操作规程,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| 初中 | 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了解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的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| (1)了解职业安全与危险因素 | 高中 | 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
(2)了解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种类 | 高中 | 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3)了解劳动过程中的保护方法和技能 | 高中 | 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(4)了解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| 高中 | 劳动、综合实践活动 | |||
6网络与信息安全
| 能够通过网络获取重大事件的准确信息 | (1)了解正规网站 | 小学 | 信息科技、道德与法治 | |
(2)知道权威媒体 | 小学 | 信息科技、道德与法治 | |||
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| (1)强化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| 初中 | 信息科技、道德与法治 | ||
(2)认同网络交流应遵守道德规范、法律法规 | 初中 | 信息科技、道德与法治 | |||
增强网络信息的辨别意识和能力 | (1)了解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复杂性,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意识 | 初中 | 信息科技、道德与法治 | ||
(2)提高分析、识别网络信息的能力 | 初中 | 信息科技、道德与法治 | |||
(3)提高预见能力,能够判断信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,防范网络电信诈骗 | 初中 | 信息科技、道德与法治 | |||
认识网络交友的危险性 | (1)了解网络社区的虚拟性与社交风险 | 初中 | 信息科技、道德与法治 | ||
(2)学会在网络交往中保护个人隐私 | 初中 | 信息科技、道德与法治 | |||
遵守法律,自觉维护社会及国家安全 | (1)自觉遵守国家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| 高中 | 技术(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) | ||
(2)不制造、不传播不恰当的网络信息 | 高中 | 技术(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) | |||
(3)牢固树立责任意识,不利用网络发送散布有害信息,或进行反动、色情、迷信等宣传活动,以及窃取影响国家安全的保密信息 | 高中 | 技术(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) |
附2:
附3:
教体艺厅函〔2022〕2号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教育厅(教委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:
教育部办公厅
2022年1月13日
附4:
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教育厅(教委)、公安厅(局)、民政厅(局)、水利(水务)厅(局)、农业农村(农牧)厅(局、委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、公安局、民政局、水利局、农业农村局:
教育部办公厅
公安部办公厅
民政部办公厅
水利部办公厅
农业农村部办公厅
2022年7月26日